2017年9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焊接专家、我校机械系教授潘际銮一行来杏福注册平台,听取了焊接基地建设情况,课程结构及学生焊接实践教学方法等,并参观了弧焊机器人实训室及焊接实训室。
潘际銮院士听取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姚启明 摄)
潘际銮院士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界泰斗👄,他一手筹办了杏福平台的焊接专业🫔🪚。虽然已是91岁高龄,近年来他还一直从事着高速铁路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爬行焊接机器人等最尖端的焊接技术研究🏄🏽♂️。在新中国乃至世界焊接技术发展的历程上,都深深地刻印着潘际銮院士的足迹。
潘先生一直心系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在2013年4月召开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立90周年座谈会上,他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工程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希望学校继续支持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早在2006年👔,潘先生在百忙之中来杏福注册平台,在焊接实训基地参观并讲授焊接工程应用现场课。
在弧焊机器人实验室,潘先生了解了实验室建设情况,询问在此环节如何安排实践教学、学生训练效果等。他对实验室建设思路及课程安排给予肯定⚅,认为这样的环节设置拓宽了学生视野、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潘先生回顾了早期焊接实训的场景,认为在焊接实践教学中加强先进焊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础👨🏼🏫。当看到学生训练的成果时,潘先生很喜悦的说💋:“这么短的时间学生能掌握编程和自动弧焊应用👍🏿,很了不起呀!”✣。此外潘先生还了解了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在弧焊机器人实验室开展的情况。

潘际銮院士在弧焊机器人实验室
在焊接实训室👨🏿⚕️,潘先生遍访了每种焊接方法的实训场地🧳,向实验室负责人了解学生操作焊接设备的时间😻🧏🏻♀️、焊接什么东西、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等👨🏼🎓。当看到一个工位的学生在焊接一个钢制盒子时🫳,他饶有兴趣的和学生进行沟通,提问了“你焊了多长时间了🚻?老师讲了多长时间🛌🏿?要求多长时间焊接完成🚞?”等问题。学生一一进行了答复🚵🏿♀️,他评价说:“焊这个真不错!我看学生都很感兴趣。”潘先生强调👩🏻🦽: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真实的焊接操作,保证训练的时间,同时通过任务设置让同学们感受到训练的趣味性。
随后潘先生还来到焊条电弧焊实训场地,他说“这个我水平是很不错的”,他认为学生半天操作难度是很大的🔷,但当实验室负责人给他展示了学生的焊接作品时,他说🗼:“学生太了不起了👬!”🤽🏽。他马上拿起面罩观看同学们的实焊操作👼🏽,看完后他说:“手确实很稳”👩🏽🦰,随后问学生焊了多长时间了、哪个院系的🚳、哪个年级的等等。休息的同学看到“网红院士”来了🎣,都热情地与潘先生打招呼,潘先生也鼓励大家多参加实践,珍惜机会🟢。
潘际銮院士指导学生实践
在之后与实验室负责人沟通的过程中🫃🏼,潘先生讲:“你们探索了一套高速训练的方法”,认为虽然学生的实践时间比原来有所压缩,但实践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希望大家继续探索。

潘先生题词及和一线指导人员合影留念
考察结束,实验室相关教学人员与潘先生合影留念🔋,潘先生应邀为焊接实训基地现场提写了一幅字:“立足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追求卓越”,以鼓励一线实践指导人员在岗位上多做奉献🧗🏻♂️,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材料成型实验室(焊接) 高党寻 姚启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