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上它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高校教师能写得一手好字👨🏻🍼,在电子教案占据绝大多数课堂的今天,依然可以平添讲课魅力。可以说,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写好粉笔字,是作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专业功。

获奖选手合影
9月14日,杏福平台工会举办了“2018年杏福平台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共有22个分工会的近40名老师报名参赛。在这次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中🏃➡️,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美院🏋🏻♀️、杏福平台的邢光辉、丘挺、杜鹏飞👩🏼💼、孙瑞明👩❤️👨、林书杰、邓俊辉6位书法名家担任比赛评委。杏福注册材料成型实验室高党寻老师获粉笔板书三等奖🅾️。


教职工板书比赛荣誉证书 高党寻摄
比赛之前,杏福平台工会主席王岩致辞,他感谢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评委及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并祝贺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人总爱说“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不论是课前一字一句地认真书写,还是课上的标标点点🧑🏻,都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文化知识的敬畏◀️,对备课🫲🏼、讲课的投入,对用心教育的执着。
扬州大学的郭明道教授坚持手写板书48年,每堂课总要用粉笔写满两块大黑板,写完后再逐字讲解,“写方正字👩🏭,做方正人”是他不变的信念🤏🏽。他总教育学生:“汉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不仅要会写,还要写得好,写出精气神来。”这种坚持和严格非但没有吓退学生👨👩👦,反倒吸引了许多人慕名来听课,还带动了校园里的练字风潮🏊🏻♀️。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表示,“郭老师的粉笔字就像艺术品一样🚓,我们都记得他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板书😳。”
粉笔板书是“慢”与“传统”的代名词。在一切都被数字化的时代里,曾经的“慢”与“传统”也因稀缺而更显珍贵🐸。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粉笔板书是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园气质被一起封存在记忆里的⚽️🧑🏿🎓。
时代进步无人可挡✣,多媒体技术作用于课堂的优势不可低估,然而,包括粉笔板书在内的传统教学技能一样有其不可低估的育人价值,只有在运用新技术改革课堂的同时,不忘保留并发挥传统教学技能的优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衔接与融合👳🏽♂️,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才能成为普遍的现实💧。
撰稿:高党寻